省纪委网站报道黄冈:管好小餐桌 守护大未来
“现在,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改善了许多,品种花样多了,我们既吃得饱,还吃得好!”11月25日,在武穴市博文学校,该校三(二)班学生徐志明高兴地诉说着学校食堂整改后的变化。
今年以来,按照省纪委监委统一部署,黄冈市深入推进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在中小学校食堂服务保障学生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压紧压实教育主管部门、各中小学等各方责任,以精准监督、靶向纠治,坚决斩断伸向学生食堂的“黑手”, 守护好学生的“餐桌”,全市各中小学食堂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聚集“问题清单” 拧紧“责任链”
“猪肉50斤,豆腐25斤……”团风县贾庙乡中小学行政值班教师和食堂管理人员通过电子秤一一对食品数量、合格证明等内容进行对照检查,核对无误后,在配送菜单信息表格中签字确认。
“我的责任就是对菜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把关,登记台账,便于学校和教育局、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跟踪监管……”行政值班老师王星一边验收菜品,一边向县纪委工作人员介绍。
在中小学校食堂服务保障学生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启动后,像这种压实办好“小餐桌”责任、管好“小食堂”微权力的有效做法,在黄冈各中小学全面推广。
压紧压实整治中小学校食堂服务保障学生不到位问题的主体责任,黄冈市纪委监委多次组织召开专题调度会,督责任、督作风、督进度、督办法,确保专项整治真刀真枪、见到实效。
黄冈市教育局扛牢主责,牵头成立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由一名局领导和一名分管科室负责人,包保一个县(市、区)专项整治工作。
(英山县教育局机关干部走进学校食堂陪同学生就餐)
专项整治中,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采取“组地”联动模式,对市直、各县(市、区)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多轮次交叉检查,聚焦学校食堂在食品及原材料采购过程中程序不规范、涉嫌利益输送,克扣、挪用、截留贪污学生伙食费,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以及食品安全校长负责人不落实等10个方面突出问题,进行“逐一扫描”“全面体检”。
为推动问题整改“见底清零”,市教育局还将问题整改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年度工作考核的“必考题”,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回头看”26次,下达整改通知书200多份,发布典型通报4期。
“通过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教育主管部门更加自觉地拧紧责任链条,主动抓监管、查漏洞,抓整改、补短板,有力推进了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黄冈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王林浩表示。
发送“纪律菜单” 扎紧“监督链”
“纪律菜单”一:规范食堂日常管理。按照义务教育学校食堂“零利润”的要求,建立健全食堂管理方面的资产管理制度、采购制度、就餐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
“纪律菜单”二:完善学生就餐刷卡管理机制,实行实刷实结,不得实行转月清零,切实维护学生利益……
说起食堂公示栏上张贴上的“纪律菜单”,浠水县某中学校长肖某某倍感愧疚。事情还得从县纪委9月份接到的一起举报说起。
“上个月的就餐费用没用完,这个月学校就清零了,我觉得很不合理!”接到这起举报后,浠水县纪委监委迅速组织核查。原来,该学校学生在食堂就餐实行刷卡制,学校每月月初向所有在校就餐学生卡中充入本月生活费对应金额,到月底后,不管卡内是否还有余额,一律清零,很多学生因事因病请假等原因未就餐的费用被直接抹掉,导致个别学生利益受损。
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在县教育局依纪依规对学校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的同时,县纪委监委还向该校下发监察建议书,责令迅速整改,并在该学校食堂公示栏中张贴有关纪律要求。
(红安县纪委监委工作专班在某中心幼儿园突击检查学校食堂)
为畅通监督渠道,提升整治实效,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督促下,全市各中小学校在显眼处公开专项整治方案和监督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开展走访学生及家长活动1200多人次,组织问卷调查2.2万余人次,召开家长座谈会40场次,累计发现并移送问题线索100余条。
接诉即办、直查快办。接到问题线索后,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迅速组织核查,分类处置,及时回应关切,在维护好学生切实利益的同时,帮助打造更多的“阳光食堂”“安全食堂”“廉洁食堂”。
“通过对学生食堂食材溯源、检测加工与存储、配送管理等全流程的跟进监督、精准监督,确保每一笔账都公开透明,每一笔钱的去向都清楚明了。”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王林表示。
排查“风险清单” 扣紧“安全链”
“阿姨打饭‘手抖’的毛病终于治好了,现在打饭菜盘子都是满满的。”11月19日,罗田县某高中学生小王在食堂吃饭时开心地说。
今年9月份,罗田县纪委接到某高中存在私设“小金库”的问题线索后,立即组建专班开展调查。经查,该校原校长汪某某在收受某不法商人贿赂后,将学校食堂交给该不法商人承包,并私自将该承包商上交的部分管理费,设立“小金库”,肆意贪污挪用。
食堂承包商为节约成本,便在饭菜质量上做起手脚,致使学校食堂伙食越来越差、饭菜的量越打越少。装进汪某某口袋里的钱,最终却由学生来“买单”。
坚决斩断伸向学生食堂的“黑手”, 守护好学生的“餐桌”。随即,汪某某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专项整治不仅仅带来“手不抖”的变化,更带了从“缺斤少两”到“足斤足两”的质变。汪某某被查处后,罗田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教育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梳理风险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自查自纠中,该县教育系统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50余个,清退20余万元违纪资金全部用于提高学生饭菜质量。
(罗田县常态化开展“学校食堂开放日”活动,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家长代表参观学校食堂)
筑牢学校食堂廉政风险“防火墙”,英山县针对“教职工在食堂就餐与学生同质不同价”“学校食堂期末结余资金未据实清退”等方面突出问题建立《英山县中小学食堂管理十个“一律”》等管理制度7项。麻城市常态化开展“学校食堂开放日”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修订完善规章制度40余项,学校食堂监管更加规范,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食堂的学生餐质量、用餐环境和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把专项整治工作纳入清廉学校建设重要内容,以更大力度、更强举措守护‘学生餐’,让更多‘营养’加入到‘学生餐’中,让师生吃得更好、更健康,让家长更放心、更满意。”黄冈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